正火熱處理低合金珠光體耐磨鋼
WC一0.55%~0.9%的高碳鉻錳鉬鋼,經(jīng)正火和回火熱處理可得到珠光體基體。鉻錳鉬
珠光體耐磨鋼具有好的韌度和抗沖擊疲勞性能,高的加工硬化能力;并因只含有較少的不昂
貴的合金元素且不需經(jīng)過復雜的熱處理而具有較低的生產成本。
高碳鉻錳鉬珠光體耐磨鑄鋼用于一定沖擊載荷的磨料磨損工況,如E型磨煤機的空心
大磨球及球磨機襯板。較典型的牌號是ZG85Cr2MnM0,有代表性的高碳鉻錳鉬珠光體耐磨
鑄鋼的化學成分與力學性能見表3.108。
鉬礦球磨機中不同耐磨鋼襯板耐磨性對比試驗見圖3.127。從中可見,鉻鉬珠光體耐磨
鋼襯板的使用壽命高于高錳鋼,低于555~601HBW的鉻鉬馬氏體耐磨鋼襯板,即使珠光體 鑄鋼件的鑄態(tài)組織決定于其化學成分和凝固結晶過程。一般來說,鑄鋼件易產生較嚴重
的枝晶及偏析,組織極不均勻,尤以高合金鑄鋼件更為明顯。此外,由于鑄鋼件結構和壁厚
的差異,同一鑄件的各部位往往有不同的組織結構、并殘留相當大的內應力。因此,鑄鋼件
(尤其是合金鑄鋼件)一般都以熱處理狀態(tài)供貨。
由于鑄造組織的特點,鑄鋼件的熱處理往往與化學成分類同的鍛件或軋材不盡相同。鑄
鋼件熱處理的特點如下。
①鋼件的鑄態(tài)組織中,常有粗大的枝晶及偏析。熱處理時,其加熱溫度應稍高于類同
成分的鍛鋼件,其奧氏體化保溫時間也要適當延長。
②一些合金鑄鋼件的鑄態(tài)組織偏析嚴重。為消除其對鑄件最終處理的影響,需予以均
勻化處理。
③鑄鋼件的形狀復雜,壁厚相差大,必須考慮截面效應所導致的試樣與實際鑄件在組
織和性能上的差異。
④鑄鋼件凝固冷卻后,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鑄造應力。
⑤鑄鋼件熱處理時,必須根據(jù)其結構特點合理堆放,盡量避免鑄件變形。
鑄鋼件的主要熱處理方式有:退火、正火、均勻化處理、淬火、回火、固溶處理、沉淀
硬化、消除應力處理及除氫處理。各種熱處理的主要特點及適用范圍見表4.1。
4.2鑄鋼件的表面熱處理
表面熱處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學熱處理。常用的表面淬火工藝有感應加熱淬火和火焰加
熱淬火。其特點是只對鑄件表面實行淬火處理,使之具有高的硬度,而心部則基本上保持原
來的組織和性能,不受其影響。化學熱處理是通過改變鑄件表層的成分和組織,達到改善鑄
件耐磨或耐蝕等性能。
一般來說,鑄鋼件由于受形狀、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限制,實行表面淬火和化學熱處理
時需考慮的因素較多,故只在特殊條件下采用。
4.2.1 鑄鋼件的表面淬火
(1)感應加熱表面淬火
該方法是利用磁感應原理和交流電的肌膚效應,使零件表面部分迅速加熱到相變溫度以
上,隨后予以水冷或油冷,以獲得所需的表面淬火組織。
感應加熱具有加熱快、保溫時間短的特點,因而鑄鋼件原始組織對淬火的結果有很大的
影響。如鑄件經(jīng)淬火+回火處理所得索氏體組織或經(jīng)正火所得細珠光體組織,均可在較低的
溫度下迅速地轉變?yōu)閵W氏體和均勻化。這樣經(jīng)表面淬火后容易獲得較薄的淬硬層。反之,如
鑄鋼原始組織粗大,奧氏體轉變、碳化物的溶解及均勻化均需要較高的溫度或較長的保溫時
間,則鑄件表面淬火時容易發(fā)生晶粒長大或得不到滿意的結果。為此,鑄鋼件在實行感應表
面淬火前,必須經(jīng)預處理(調質或正火)。
鑄件表面感應加熱淬火后均需回火,以減少淬火應力和降低脆性。回火方式有爐中回
火、感應加熱回火和自回火等。自回火時應嚴格控制噴液冷卻的時間,以便利用鑄件內殘留
的熱量將淬火層重新加熱到回火溫度。
119
(2)火焰加熱表面淬火
其實質是利用高溫火焰將工件表面迅速加熱到臨界點以上,隨即水冷或油冷。其特點是
適于處理異形、大型工件(對鑄鋼件亦適用),此外其淬硬層較深,且可調范圍寬(2~
8mm),過渡區(qū)硬度變化緩和。但鑄件容易氧化,過熱時尤為顯著。
4.2.2鑄鋼件的化學熱處理
鑄鋼件的化學熱處理是將鑄件置人含有滲入元素的介質中加熱,通過滲入的活性原子被
鑄件表面吸收及向金屬內部擴散的方式,來改變鑄件表面的成分和性能。因此,化學熱處理
工藝常用于要求心部有良好的力學性能而表面要求耐磨、耐腐蝕和高的疲勞強度、抗咬合性
能的專用鑄鋼件。由于化學熱處理是在鑄件機加工后進行的,所以一般不作為鑄件供貨熱處
理,且在生產中應用并不廣泛。常用的化學熱處理如下。
(1)滲碳
使鑄件表面層包含碳的擴散處理工藝。鑄鋼件經(jīng)滲碳后,可提高鑄件表面硬度、耐磨性和疲
勞強度。一般用于軸、齒輪等鑄件。根據(jù)滲碳劑分類,包括氣體滲碳、液體滲碳和固體滲碳。
滲碳工藝只限于含C0.2%以下的低合金鋼鑄件。為使?jié)B碳后的鑄件心部達到所規(guī)定的
力學性能,滲碳后鑄件一般均應淬火和回火。
(2)滲氮(氮化)
使鑄件表面氮富集飽和的熱處理工藝。旨在提高工件表面硬度、耐磨性、疲勞強度、抗
咬合性以及改善抗大氣腐蝕性能。其優(yōu)點是滲氮溫度低(550~600℃),鑄件變形小。但處
理時間長,滲層脆性大。一般含有鋁、鉻、釩、鈦、鉬和鎢等合金元素的中低合金鋼、耐蝕
不銹鋼和鑄造熱模具鋼等均適合氮化處理。
為保證鑄件心部具有必要的力學性能和金相組織,減少滲氮后變形,鑄件在滲氮前需
進行預處理。通常的預處理是調質。調質的回火溫度至少要比滲氮溫度高l0℃。此外,
滲氮前還必須清除鑄件表面的油污、銹斑和雜物。常用的簡便清洗方法是將鑄件浸入含
有Na2C03 10%的水溶液中,煮沸8~10min,然后用清水反復洗滌,洗后擦干。
常用的滲氮工藝有氣體滲氮、液體滲氮、氣體軟氮化和離子滲氮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