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序 號 |
缺陷名稱 |
特 征 |
產生原因 |
|
1
|
粘砂
|
鑄件表面或部分覆蓋著金屬或金屬
氧化物與造型材料的混合物,或化合物
的一層燒結物,使鑄件表面粗糙,稱為
粘砂
|
①型砂材料中sioz與氧化鐵、氧化錳形成熔化物
所致
②型砂中黏土含量高
③砂粒粗大或舂秒緊密度不夠
④澆注溫度過高 |
|
2
|
夾砂
|
鑄件上的金屬疤塊砂層后能看到鑄
件正常金屬
|
①砂型或砂芯舂樗松緊不均,型的通氣不夠
②砂型過濕,型砂拌和不勻,澆注后型芯過熱引起氣
體和石英砂局部膨脹 |
|
3
|
裂紋
|
鑄件裂紋可分為熱裂紋、冷裂紋。它
們都是由于液態鋼在高溫卞收縮變形
受阻而形成的。鑄件冷卻收縮受阻后
產生應力,應力超過了鋼液在該溫度下
的強度或塑性極限,便生成裂紋
|
①硫、磷等有害元素含量偏高形成熱裂紋
②鋼中的夾雜物與偏析容易形成應力集中
③鋼液的線收縮越大,熱裂紋傾向越大
④鑄件設計的結構不良易產生局部應力集中,也會
導致熱裂紋
⑤鋼液澆注溫度偏高,易于產生熱裂紋
⑥鑄件澆、冒口排列位置不當,導致收縮受阻而產生
熱裂紋
⑦砂型舂得過緊,退讓性不良,阻礙收縮,增加熱裂
傾向
⑧鑄件冷卻速度過快或打箱時間過早,都會造成更
大的冷卻應力,增加熱裂傾向
⑨鑄件切割澆、冒口不當或清理不當,熱處理后冷卻
過快或不勻等,也會導致熱裂
⑩鑄件冷卻至溫度較低的范圍,鑄件的殘余應力或
外界條件導致形成冷裂紋 |
|
4
|
縮孔與縮松
|
鑄件的縮孔與縮松均產生于鑄件表
面(切割冒口即發現孔洞)或鑄件內部
(經加工或無損檢測發現),其形狀不規
則,呈海綿狀間隙或d,TL
|
由于鑄件凝固收縮又得不到足夠的鋼液補給所致,
其原因是:
①冒口位置安排不合理
②冒口補貼能力不足
③冒口補貼設計不當
④鋼液澆注溫度過高,收縮量過大 |
|
5
|
夾雜物
|
夾雜物按其原始形成可分為“內生”
與“外來”夾雜物,這里指的是外來夾雜
物,它包括金屬與非金屬夾雜物,來自
出鋼、澆注過程中設備或澆注系統中剝
落混人鑄件后形成,大多是耐火材料及
型砂材料熔渣 |
①原材料、煉鋼過程控制不當
②澆注過程、鋼包中鋼液與氣體、型砂、砂型的相互
作用
|
|
6
|
氣孔
|
是指“外生”式氣孔,這類氣孔呈梨
形,細頸方向指向氣體來源,發生在鑄
件表面或皮下,熱處理后或加工后可
發現 |
①砂型中的水分過高,冷鐵涂料處理不當
②砂型透氣不良
③澆注系統或型腔在澆注過程中卷入氣體而不能排除 |